Search


旅途中遇見的攝影師

文:薯伯伯

在拉薩的...

  • Share this:


旅途中遇見的攝影師

文:薯伯伯

在拉薩的咖啡館裡,總能看到有人拿著貴價專業相機及鏡頭大炮,卻拍出一大堆無聊照片。有位仁兄,拿著三個鏡頭,卻連基本操作也搞不清;見過有遊客帶上兩部單反,數個鏡頭,卻全部開了自動模式。我問他們來拉薩的目的,對方很文青地說:「我是來攝影。」甚至說:「我在掠影。」

這些人會拍出甚麼照片呢?有時我會直接去問對方,間中遇到驚為天人的作品,但更多是只見一堆淡而無味、平平無奇的照片。聽他和朋友談天,討論內容主要就是各種機種、型號、光圈和快門,一大堆術語,像火星文。用數萬元的器材,拍出跟 iPhone 相機沒差別的照片,當然手機拍出來的也可以是神級照,但就沒必要花幾萬元買器材了。

我記得有次在伊朗參加一個跳舞派對,遇到一名年輕的瑞士人。他聲稱自己為某媒體做攝影,不停強調自己很 professional,口頭上吹得很大,也吹得很無厘頭。派對現場光線微弱,拍照困難,對方忽然走過來,一副專業口吻跟我說:「你或者可以試試這個設定。」瑞士青年說的設定,是用 Auto,我很驚訝,心中還在思考他的用意之時,他忽然堅持要我看看他剛拍下來的「傑作」。我一看,全是模糊不清、沒美感、曝光有問題的照片。我一看就知他絕對不是靠攝影搵食,不是說攝影師沒有拍爛相,但影相佬絕對知道,何為好,何為壞,也絕對不會把最爛的照片硬塞給人看。

數年前的伊朗之行,倒是真的遇到一位讓我印像深刻的法國攝影師 Pascal。那天我們在伊斯法罕的酒店大堂初遇,他用電腦整理照片,我瞥眼看到他的佳作,大多是人像,拍得真心好。照片有構圖,又有故事,氣氛也好。

跟 Pascal 見面,印象頗深,因為我那次在伊朗拍攝的照片,部份也受他影響。他在法國的工作,其實就是專業的攝影師,每次工作時,器材都要用行李箱才能帶上。他說很喜歡攝影,但旅行時,則會用較簡約的風格拍攝。

我好奇地問他在旅途中會用甚麼攝影工具,他說,就是一部相機,加一個鏡頭。我問他會否有些局限,對方想了想,說:「重要的不是你錯過了甚麼,而是你得到了甚麼。」嗯,感覺也有點像處世之道。

不過,當然,專業的攝影師,帶的一部相機和一個鏡頭,其實是神級組合,即 Leica M9 相機和 Voigtlander Nokton 50mm f/1.5 鏡頭。

如果各位對 Pascal Pronnier 拍攝的照片有興趣,不妨看看他的臉書及 Instagram: http://fb.com/pascal.pronnier.9 & http://instagram.com/pascalpronnier/ (在他的 Instagram 上,張張都是佳作。)

———

照片:在伊朗公車上遇到的可愛小孩,有點圖文不符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Pazu薯伯伯,旅遊寫作人,為最早一批在網上連載遊記的香港人,多年來足迹遍佈歐、亞多國,在喜馬拉雅山麓、東南亞、南亞等地區生活。著有《風轉西藏》、《北韓迷宮》、《西藏西人西事》及《不正常旅行研究所》,分別在香港,北京及首爾出版。
Pazu薯伯伯,旅遊寫作人。
View all posts